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祛湿、养肝、防过敏,谷雨时节福建专家建议这样养生

时间:2025-04-20 05:2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宝珍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收官之节。2025年的谷雨从4月20日开始,它带着“雨生百谷”的美好祈愿,预示着春天接近尾声,夏天即将来临。在这个时节,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天气变化频繁。因此,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好养生保健。4月18日,福建省卫健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系列发布会(谷雨专场),邀请专家为大家送上了一份贴心的节气养生攻略。

养生核心:祛湿、养肝、防过敏

专家们认为,谷雨时节养生,关键在于祛湿、养肝和防过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骆云丰强调,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湿热之邪容易通过口鼻、肌表侵袭人体。人们会感到头部沉重昏沉,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情绪烦躁等症状。此外,湿热还会诱发湿疹、脚气、关节炎等皮肤关节疾病,以及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像“湿热便秘”,就表现为大便黏腻难解。

“祛湿要以健脾为重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林丽莉建议,在饮食方面,薏米、茯苓、山药、冬瓜等都是健脾利湿的好食材,福建民间的“薏仁赤豆汤”“茯苓山药薏米粥”,以及谷雨前后的香椿、鼠曲草,都有良好的祛湿效果。

在养肝方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永忠提醒,需遵循“少酸增甘”原则,减少醋、山楂等酸性食物的摄入,增加红枣、蜂蜜、山药等甘味食物,有助于健脾柔肝。

针对过敏问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方真表示,要尽量减少清晨和午后外出,这两个时段花粉和霉菌浓度较高。中医调理方面,气虚易过敏者可服用玉屏风散煮水,湿热体质者可用金银花、连翘煎水辅助清内热,缓解过敏反应。

拉肚子可用藿香正气水,痛风注意“三防三调”

发布会上,专家们还就民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西医认为天气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中医则认为湿热邪气,侵犯脾胃,如果这时候拉肚子怎么办?

骆云丰:藿香正气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湿气重还会引起“湿热便秘”,这是由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首次提出,表现大便不干,但是会黏马桶、排便很费劲。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可以试一下槟榔、花椒、薏苡仁等化湿的药煮水,会取得一定的疗效。

问:湿邪与痛风发作有何关联?痛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吴方真:这阶段的痛风患者经常说“舌苔变厚了、嘴唇变暗了,关节就开始红肿热痛了”,所以除了“湿”,还需关注“瘀”“热”。建议“三防三调”:防外湿,比如避免淋雨,急性发作红肿热痛的可用大黄、黄柏外敷祛湿清热。防饮食助湿,比如限制高嘌呤食物,适量饮用玉米须茶。防情绪致瘀,谷雨肝气易郁结,气滞则血瘀,焦虑情绪会加重代谢紊乱。

问:谷雨前后如何调养脾胃?请给大家推荐几款药膳和代茶饮。

林丽莉:谷雨节气的养生原则是健脾祛湿、柔肝疏肝、防寒护阳,根据体质差异,针对性调理。谷雨时节可多吃茯苓山药薏米粥,有助于健脾祛湿,枸杞菊花炖瘦肉可清肝明目,缓解春燥。这时节,还可适当多喝姜枣茶,可驱寒暖胃,预防寒湿侵袭;脾虚湿盛者,则适合喝陈皮、炒薏苡仁、赤小豆煮的“谷雨祛湿健脾茶”。

问:谷雨时节,老年人如何通过起居调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陈永忠:中医强调的三因制宜,要因时、因地、因人。老年人建议采用三层的“洋葱式穿衣法”,也就是“多层叠加、灵活增减”。饮食方面,谷雨时节,老年人的饮食应以祛湿健脾、清淡、易消化为主。比如‌山药炖排骨‌:山药有健脾的功效,排骨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

编辑: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