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投资接连“刹车” 欣旺达10亿美元“豪赌”泰国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
近日,泰国国家目标产业竞争力提升委员会宣布,已批准中国电池供应商欣旺达在泰国投资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3亿元)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一投资将进一步强化欣旺达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布局。
根据计划,欣旺达将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首座工厂选址春武里府。该基地不仅涵盖生产制造,还将涉及研究和产品开发等业务,并预计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助力泰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然而,与海外投资的大手笔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欣旺达在国内市场却出现收缩趋势。
2024年10月29日,欣旺达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的两项国内投资项目。其中,一项为与成都管委会合作建设的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基地,另一项为与金湾区政府及金航公司合作的珠海生产基地项目。
欣旺达在公告中解释,终止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导致项目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欣旺达宣布终止这两个国内重点项目,成都和珠海原本依托该项目构建的产业集聚计划也面临搁浅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锂电产业链仍面临较大压力。国投期货研报指出,由于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部分成本较高的锂盐厂已出现减产迹象,但整体减产幅度有限,国内碳酸锂产量仍处于高位,而下游需求增速放缓,行业供需失衡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欣旺达选择缩减国内投资、加大海外布局,或许是出于市场竞争、政策环境及产业链调整等多方面考量。然而,这一战略调整是否会对其国内市场布局产生影响?面对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竞争加剧,欣旺达如何保持市场竞争力?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已联系欣旺达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进一步回复。
“加码”海外
3月13日,泰国国家目标产业竞争力提升委员会宣布,已批准中国电池供应商欣旺达在泰国投资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3亿元)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一决策标志着欣旺达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布局上的进一步扩张。
欣旺达计划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电池生产基地,其首座工厂选址春武里府。该工厂不仅涵盖生产制造,还包括研发和产品开发等业务,预计将为泰国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春武里府及其毗邻的罗勇府是泰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被誉为“东方的底特律”,汇聚了众多国际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深圳,并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在国内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建立生产基地,同时在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海外市场设有多个生产中心,以加速全球化布局。
根据韩国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2024年欣旺达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8.8GWh,同比增长74.1%,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1%,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排名全球第十、中国第六。这一增长凸显了欣旺达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竞争力。
然而,与其海外市场的大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欣旺达在国内市场却呈现出收缩趋势。自2024年10月以来,欣旺达陆续终止了两项国内投资项目。
2024年10月29日晚间,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一项关于全资子公司终止对外投资的议案。经过对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详细评估,公司决定终止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在成都和珠海的两个拟投资事项。
具体而言,早在2021年3月,欣旺达方面曾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深圳欣智旺计划与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在成都建设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50亿元,其中第一期投入10亿元。然而,截至2024年10月,双方尚未签订正式协议,且该项目未投入资金,最终被叫停。
另一项投资则源于2022年5月,欣旺达公告称,深圳欣智旺拟与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及珠海金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金湾区建设生产基地,计划投资总额约10亿元,分两期实施。然而,截至公告日,深圳欣智旺已与金湾区人民政府及金航公司解除合同,项目也因前期投入较少且后续未有资金跟进而被终止。
对于终止上述国内投资项目的原因,欣旺达方面表示,尽管公司已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并与合作方保持沟通,但受市场环境及客户需求变化影响,这些项目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合理控制投资风险、优化资金配置,确保公司战略聚焦核心业务,并切实保障公司及投资者利益,公司经过慎重评估后决定终止相关投资。
欣旺达方面进一步强调,这两个项目尚处于前期筹备阶段,未进入正式建设和运营,因此终止投资不会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两重点项目终止
欣旺达在成都和珠海的投资项目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制造业集聚的重要引擎。然而,随着这两个重点项目的终止,成都和珠海的产业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在成都,欣旺达的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项目,更被视为构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曾公开表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之一,欣旺达在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公司在简州新城建设的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基地,涵盖TWS(真无线蓝牙)耳机、电动助力车、扫地机、智能穿戴等产品。该项目原计划吸引一批上游企业,包括传感器、PCB(印制电路板)、金属件及操作系统供应商进驻成都东部新区,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与此同时,欣旺达在珠海金湾的投资也被赋予重要意义。该项目不仅是珠海市金湾区“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的重点项目,还被视为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加速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金湾区政府曾明确表示,该改革试点旨在加快产业投资项目落地,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实施效率。欣旺达电池生产基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重点推进项目之一。政府联合试点,全方位优化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尽早动工投产。
据欣智旺电子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一期投产后可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不仅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也进一步推动金湾区经济增长。此外,项目还肩负着盘活闲置土地、推进“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任务。按照协议,金欣智能制造产业园采取“政府推动、国企主导、连片改造”的模式开发,这是珠海市内首次采用这一模式。
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紧密协作。前期,红旗镇政府主导政企协商,高效回收闲置土地,增加工业用地储备。中期,金湾区精准招商,促成欣智旺电子的落地签约。后期,金航集团作为国资代表,负责竞购土地及园区建设,包括一期厂房改造升级和二期新厂房建设,最终将园区交付企业使用。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了企业前期投入成本,也加快了企业落地进程,推动区域产业集聚效应。
然而,随着欣旺达宣布终止这两个国内重点项目,成都和珠海原本依托该项目构建的产业集聚计划也面临搁浅风险。
与此同时,锂电产业链的市场环境正在经历剧烈变化。近期,碳酸锂市场供过于求,库存不断累积,价格持续下行。3月20日,碳酸锂2505主力合约跌破75000元/吨的关键支撑位,收盘下跌2.58%,刷新上市以来新低。3月21日,期货价格继续下跌,最低触及71420元/吨。尽管3月24日市场出现小幅反弹,4月3日午盘收盘价依然维持在73220元/吨的低位震荡区间。
对于欣旺达调整国内投资的决定,眺远营销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向记者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新能源市场遭遇重大挑战,而更多是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和客户需求的战略调整。欣旺达终止部分国内项目,主要是由于缺乏实质性进展,而将资源集中到更具潜力的海外市场,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在全球布局与国内市场之间,欣旺达需要灵活调整策略,既要稳固国内市场份额,也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并借助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编辑:赵毅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