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块红肿差点失去整条腿,糖尿病足为何如此危险?

时间:2025-04-02 23:17:00

“从一度面临截肢,到如今能重新站起来,真的很感谢红会医院的医生。”近日,年逾七旬的糖尿病足患者韩先生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后,成功保住左腿,避免了原本几乎不可避免的截肢风险。目前,他已恢复部分行走能力,顺利出院并按期复查。

韩先生长期患有糖尿病。今年2月,他左脚开始红肿,伴随刺痛与麻木,由于糖尿病引发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迟钝,他起初未能察觉病情严重。

短短几天内,足部溃烂迅速蔓延至小腿,脚趾开始发黑坏死。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建议立即截肢,以控制感染、保护生命。为寻求进一步治疗,韩先生辗转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与整形康复科。接诊后,科室主任李罡组织多学科团队进行评估,认为患者虽然病情较重,但仍具备保肢条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李罡介绍,该病主要由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共同作用形成。很多患者对温度、痛觉等感知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破溃,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加上局部血流差、免疫力下降,极易发展成感染、坏疽。

2月8日,韩先生入院当天即接受清创手术。手术团队采用分层清创技术,逐层剥离坏死组织,同时保护仍具活力的血管和神经。术中发现感染已深入至骨膜层,但通过细致操作,保留了关键结构。

随后,为促进创面愈合,团队于2月21日和3月10日分别进行了两次植皮手术,采用自体皮和异种皮结合技术,既提升了愈合质量,也有效隔离感染。

李罡表示,处理严重糖尿病足创面时,医院会考虑显微游离组织瓣移植技术,即将带血管的组织从身体其他部位移植至足部,再在显微镜下连接血管,帮助组织成活。这种方法虽然复杂,但能显著提升功能恢复和外观质量,避免截肢。

考虑到韩先生年龄及长期糖尿病基础,术后康复环节同样不可忽视。医院康复护理团队为其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涵盖功能训练、营养支持与心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康复,韩先生已能拄拐行走,足趾功能部分恢复,创面愈合良好。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许多糖尿病足患者直到足部变黑、疼痛剧烈才来就诊,此时保肢难度和风险都大幅增加。”李罡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应特别关注足部健康,哪怕是轻微红肿、破皮,也应尽早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另外,糖尿病足的预防重在控制血糖、保护足部,同时定期检查血管与神经功能。“截肢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心脑血管并发症,长期生存率也会下降。”他说。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胡颖仪

【作者】 厉思璇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