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安徽亳州:共建公益诉讼林 实现“检察蓝”守护“生态绿”

时间:2025-04-25 11:42:00

新华网亳州4月25日电(记者于子茹)春意浓浓,万物盎然。“这是2022年第一批栽的树,中间的树有的粗,有的细,细的是后来补种的。”蒙城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丁延卿指着一片郁郁葱葱的白杨树林说。

这片林地叫蒙城县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是安徽亳州设立的首个“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该基地由蒙城县检察院、蒙城县林长制办公室、蒙城县国有白杨林场联合建立,融合生态环境修复、“以劳代偿”实践、公益诉讼检察宣传等多重功能,是对“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

该基地所需树苗以及种植、管护产生的费用,均来自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中违法行为人支付的生态修复费用。基地总体规划面积220亩,已完成130亩的树苗栽种工作,树苗总数超4000棵。

在基地后续发展过程中,基地还依托 “乡土树种培育基地”,创新性地采用典型案例展示的方式,大力宣传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公益诉讼生态生态修复基地

发展至今,蒙城县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已拓展成为一个集生态环境修复、“以劳代偿”实践、公益诉讼检察宣传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建成后,法治副校长会定期带领学生来到基地参观学习,在普法长廊了解滥伐林木、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不法行为的危害。”丁延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