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快评第1034期】世界读书日:触摸书香烟台的精神经纬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姜春康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是智慧的灯塔。
烟台,这座依山傍海、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更以其对阅读的热爱与坚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春日的烟台,海风裹挟着槐花的清甜掠过街巷。当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晨光洒落黄渤海之滨,这座以山海为底色的城市,正以书为舟,驶向更辽阔的精神海洋。
烟台的书卷气,藏在百年张裕酒窖的橡木桶年轮里,凝在蓬莱阁的晨钟暮鼓中,更浸润在每个捧书而读的港城人眼底。
在世界读书日,触摸烟台的精神经纬,何乐而不为?
历史的书页,在烟台的记忆中徐徐展开——冰心在烟台度过童年,滨海路的浪涛声化作她笔下澄澈的文字,让“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哲思从烟台启航,飘向世界;王懿荣在古现老宅中破译甲骨文密码,让殷商文明跨越三千年与现代对话。
这些散落在烟台土地上的文化印记,恰似书页间夹藏的干花标本,每当翻开,便能闻到历史深处的墨香。
当代烟台的阅读图景同样动人。朝阳街的星空书屋,落地窗外是烟台山灯塔的光晕,窗内是读者沉浸在纸页间的剪影;养马岛的海边书吧,浪声与文字共鸣,游客在此留下“海风翻书,涛声作注”的诗意批注。遍布社区的城市书房,让读书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切片”——清晨的晨读声唤醒渔港,深夜的台灯为晚归的打工人点亮精神港湾。
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烟台的阅读创新更显独特韵味。
“烟台文旅”公众号推出的“海上有声书航线”,将经典文学与沿海风光融合,扫码即可聆听苏东坡笔下的“海市蜃楼”与现代主播的方言解读;胶东剧院的“戏剧读书会”,把《雷雨》《茶馆》的剧本研读与舞台表演结合,让文字在戏剧张力中重获新生。这些探索,让传统阅读焕发年轻态,也让城市文化更具包容性。
书香烟台,泛舟荡漾。
世界读书日于烟台而言,不仅是纪念日,更是一面精神的镜子。它映照出这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对文化根脉的坚守,也折射出港城人在海风与书香交织中涵养的开阔胸襟。
当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与渤海潮涌同频,我们触摸到的,正是烟台这座城市最柔软却最坚韧的精神内核——在阅读中传承历史,在书香里孕育未来。
责任编辑:杨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