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奈之选”到“热门赛道”!为何越来越多中考生选择上职高?
升学宝

再过三个月,暑雨夏至,合欢花开,又是一年毕业季。普通高中、国际高中、职业学校……历经九年寒窗,初三学子们即将做出自己的升学选择。
近年来,“中职学校报名火爆”“高分考生选择上职校”等话题频频成为热点,这是否意味着职业教育进入“黄金时代”?日前,潮新闻•钱江晚报举办的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职高摊位被家长们围得水泄不通,有学校不得不加派老师前来接受咨询,也许就是答案。

潮新闻•钱江晚报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从不被看好到让父母骄傲
升学选择更加理性
600分的杭州女生冯斯卿,被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中本班”录取,她爸爸迫不及待给亲友报了喜;
600分的宁波考生王翊翔,被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中本班”录取;
608分的张基贝同学,被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护理专业“中本一体化班”录取;
……
去年,杭州“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招生”持续升温,在中考总分增加50分,招生人数增加近100人的背景下,不少“中本班”的中考分数线增长了50多分,录取名单中不乏600分及以上的考生。
不仅是“中本班”,在杭州,大部分职高招生计划数最多的“3+2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也很抢手。走出“毕业门”,直通“大学门”。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的毕业典礼,也是“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合作高校的欢迎交接仪式。过完暑假,这些高中毕业生们会在新校园再相逢。
“从不被看好,到让父母骄傲,很庆幸,我选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升学之路。”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毕业生俞益施,在2022年荣获了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如果当年没读杭州市财经职校,我觉得自己不一定能考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这所学校的浙江省普高招生录取基本在一段线以上。”
政策“撑腰”与产业“刚需”
家长们慢慢摘下“有色眼镜”
如今,随着AI技术进步、产业重构,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核心纽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价值。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殷切期望。”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教授分析说,当高等教育走入普及化时代,高学历、名校的光环并非适合所有孩子,学历的高溢价似乎也已过去,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近几年,国家频频出台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其中,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公布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给职业教育正名“撑腰”。
刘晓认为,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可以选择职业教育。动手能力强,在实验操作等方面展现出浓厚兴趣和天赋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职业教育。北大毕业生选择“回炉”职业院校学习的案例,其实没有什么不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容易成功的。职业教育可进可退,继续升学或找工作都可以。”
国家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目前,浙江省已有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药科职业大学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未来,浙江在支持高职高专院校升本的同时,还将多形式扩大本科职业教育规模。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彬彬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了,上职业学校,换赛道也可以提升自己,构建起多通道的成长路径。也反映出考生和家长教育选择的理性回归:与其在考分里卷,不如腾挪思维,换个赛道成就精彩。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校长陆旦补充说:“每年,考生和家长最关心两个问题:孩子在校期间能不能学到东西;未来发展出口是否通畅。职业学校老师们认真负责,教学质量有保障。学历天花板也打破了,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职业教育衔接体系正在构建。所以,家长们慢慢摘下了‘有色眼镜’。”

潮新闻•钱江晚报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如何破除“叫好不叫座”
当政策与产业合力托举,如何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在成才就业方面的独特“含金量”?
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党委书记金卫东说:“目前,少数学校招生火爆是一个好现象,但要说职高热,还为时尚早。让孩子上普通高中,依然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首选。”
不少职高校长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职高与普高,选择而非筛选,差异而非差距,职业教育培养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而当职教老师更要懂人心。“由于一直以来存在的偏见,部分家长和学生比较焦虑,有些学生甚至比较自卑。一些中考成绩中等或中下的孩子,从小很少接受‘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责备。学校‘第一课’是让这些孩子找回自信、培养良好习惯,树立未来规划和目标。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携手。”

潮新闻•钱江晚报第三节多元升学教育展现场。记者姚群 摄
家长焦虑、社会偏见、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让职业教育长期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如何破局?提升办学质量是硬道理。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彬彬说:“中职招生咨询的火爆不能一概而论,目前没有波及整个中职教育,说明以质为王,自身办学关键能力提升,花香蝶自来,今后就是‘双优学校建设’,打造‘五金’,即金专业、金基地、金课程、金师资、金教材夫。”
育人要用情,专业打造更要用心。杭州不少中职学校正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大数据技术应用等专业,就是根据杭州市“十四五”规划以及杭州市钱塘区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的。再比如,老牌学校也在瞄准产业发展,持续更新专业,今年,中策职校将新增无人机操作与维护专业。
从招生火爆蝶变成办学质量火爆,让中职生升学有途径、就业有保障、未来有希望,这是中职学校的目标,也是无数家庭的共同期待。
潮新闻记者 陈素萍
编辑:戴欣怡
监制: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