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动辄几千元的离焦眼镜是不是“智商税”?

时间:2025-04-08 18:55:00

离焦眼镜作为新型近视防控产品,近年赢得了不少近视孩子及家长的青睐。但也有家长疑惑,动辄几千元的离焦眼镜,和普通框架眼镜究竟有何区别?是不是智商税?

首先明确下离焦的概念。当眼睛处于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焦点落在视网膜上,人就表现为正视眼;当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称为近视离焦;落在视网膜后面称为远视离焦。

传统框架眼镜是单焦点镜片,中央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所以中间看得很清楚,但人的眼球是椭圆形的,通过镜片的周边看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称之为周边远视性离焦。由于人眼有“看清物体”的自带机制,为了消除周边远视性离焦,眼球就向后拉长,使周边成像在视网膜上,这种诱导眼球壁继续向后生长的结果,使近视度数加深。因此,戴上传统框架眼镜只能看清,并没有延缓近视度数增长的效果。

离焦眼镜也是框架眼镜,但它是特殊光学设计的多焦点眼镜,能够形成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配戴后,物体在视网膜中间形成聚焦像,周边形成近视性离焦像。这样就使周边的图像落在视网膜前,视网膜就会尽量向内靠近,而不是往后延伸,使眼轴的增长变慢,从而延缓近视发展。

以下三类人群比较适合佩戴离焦眼镜: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儿童青少年;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不适合戴OK镜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希望控制近视发展的成年人,虽然离焦眼镜对成年人近视防控效果较弱,但仍有一定控制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离焦镜片干预眼轴生长,对于青少年近视增长约有30%到60%的控制效果。不过具体防控效果数值因人而异,一般与个体差异、遗传因素、眼轴、基础度数、框架选择定位、行为习惯等有关。

戴镜后,要定期到眼科检查,及时调整镜片度数。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还可以联合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等治疗措施。其次,要配合良好的用眼习惯,如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等。如果能坚持接受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自然光照,近视防控效果会更好。

(作者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