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职”引未来,这场校园招聘会“新”意十足
一场喜雨过后,春光正好,招聘求职忙。行走在齐鲁工业大学校园里,招聘现场人流涌动——4月9日,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山东站)暨沿黄九省区青年人才招聘活动举办,吸引443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1.73万个,为广大高校毕业生铺就高质量就业之路。

供求面对面,匹配更精准
从线上到线下,从在展位问岗到沉浸式职场体验,本次招聘会让求职者与企业需求匹配更加精准,提升毕业生求职能力。
在招聘会现场,来自聊城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小杨直言,她最看重的是工作地点离家的远近,线下招聘会的不可替代性就在于“能面对面沟通,直接提问效率更高”。有招聘企业现场工作人员坦言,求职毕业生几乎都会问及有没有双休,而底薪反而较少被提及,折射出新一代求职者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

“薪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强度是我求职最关心的几个方面。”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王诗奇现场投出多份简历,对一家企业给出的条件都基本满意,并与企业交换了联系方式。同样,齐鲁工业大学区块链工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小胡将工作时间、薪资、工作环境作为求职中要考虑的因素,对一企业开出的双休、五险一金等基本条件表示满意。
面对求职毕业生的务实需求,招聘企业也积极调整策略。中国重汽、青岛海尔等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不少求职者与企业招聘人员深入交流职业发展路径。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王振东表示,今年企业校招计划较往年新增20个岗位,“学生最关注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而校招的优势在于双方能更直观沟通。”他认为,这种高效互动既缩短了招聘周期,也增强了人才匹配精准度。
沿黄流域招聘企业跨区域联动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场校园招聘会跨区域联动成为亮点,沿黄流域九省区、山东省16市企业纷纷前来揽才。
活动现场设置了山东重点项目企业人才专区、“鲁豫有约”重点企业专区、外省企业专区、全省用工企业专区、AI数智企业招聘专区,吸引了来自沿黄九省区443家企事业单位现场揽才,涉及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通信(行业)等领域。中国重汽、青岛海尔、山东奥锐激光智能装备、山东华东风机等知名企业现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73万个,1.51万名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进场求职,其中不乏泰安、聊城等周边城市高校毕业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300余人次。

在“鲁豫有约”重点企业专区,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河南国控建设集团、奇瑞汽车河南分公司等企业向毕业生抛出橄榄枝。河南能源集团作为大型国企,煤炭洗选岗位薪资待遇不菲,月薪1万至1.5万元,招聘502人,吸引了不少求职学生。央企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提供七险一金,引得求职学生排队咨询。
鲁豫合作,人才引进是重要抓手。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李先生介绍,这次组织了一批优质企业参与招聘,源于两省的战略合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跨区域性招聘会具有宣传覆盖面更广、组团招聘效率更高的优势,“沿黄九省区协同发力,不仅为求职者提供多元选择,也为区域人才流动注入新动能。”
AI助力招聘求职更智能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配备沉浸式AI直播招聘场景、职业竞争力测评工具,打造智慧化求职服务平台,不仅开启数智化职业发展新路径,更让求职学生直呼过瘾。
本次招聘会设置了职场体验区,主要为求职者提供AI简历优化、AI模拟面试、VR眼镜体验等功能。AI优化的简历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只需手动填写或导入个人基本信息,便可对简历进行诊断分析,能够帮助求职者更高效、精准地打造一份有较强竞争力的简历。VR眼镜则通过提供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职场人士对工作细节的展现呈现生动的职业形象,也有助于帮助求职者对职业形成立体、全面、深刻的认知。
片区负责人窦俊兰告诉记者,AI模拟面试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面试训练,系统会根据面试者的表情、话术表达、专业知识运用等表现进行打分,最后可获取一份AI评估报告,为面试者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优化建议。正在求职的齐鲁工业大学区块链工程专业小胡认为,依托前沿技术打造的智慧化求职服务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专业的求职数据库,有助于求职效率和成功率的提高。
此次招聘会不仅吸引了广大应届毕业生,还为在校生提前了解就业市场动向提供帮助。在体验AI模拟面试后,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曹文欣表示,AI模拟面试对于提高自己求职话术表达,熟悉面试重点很有帮助,有助于及时调整未来发展方向。
记者:罗晓飞 编辑:俞丹 实习生:王艺洁 秦小洁 摄影:王汗冰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