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盛宴到数字创意 会展双星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丨成都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春季的成都,生机勃勃。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两场国家级盛会——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与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相继绽放,让这座城市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与成都相伴30载的糖酒会已超越单纯的展会形态,演变为全城联动的消费盛宴。这种“展城融合”模式,为成都构筑国际会展之都增添了强劲动力。
十年携手的网络视听大会则见证了成都数字产业的崛起历程——从《哪吒》《王者荣耀》等现象级IP的孵化地,到拥有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及产业开发全链条的创意高地。大会期间,成都通过企业考察与项目引进,巧妙地将行业盛会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契机。
糖酒会以“甜蜜经济”激活传统消费,网络视听大会以“数字浪潮”开拓未来产业,二者共同构筑了成都“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IP内核。当前,成都正以“会展+”的独特生态,将短暂的流量红利转化为持久的发展新动能。
从展到季
糖酒会演绎全域消费新模式
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日前在成都圆满落幕,这场被誉为酒类行业“风向标”、食品行业“晴雨表”的盛会,再次刷新了行业参与热情。
开幕首日,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和西部国际博览城两大展馆外排起的长队,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组织26个区县、120余家企业参展,是历届糖酒会中重庆组团报名参展企业最多、展示面积最大、参展展品最丰富的一次。

糖酒会上的AI炒菜机器人 图由受访者提供
通过科技创新,传统行业正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在糖酒会上,首设的人工智能设备专区成为众人焦点。一款能做300多道菜品的AI炒菜机器人引来围观,机器狗“销售员”穿梭于展厅之间,不仅吸引眼球,更展示了传统行业与科技融合的未来。
“目前已有餐饮门店和学校使用这款设备,咨询的餐饮连锁店老板很多,一天加了300个微信好友。”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营销工程师何兵介绍,业内人士都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推背感”,但这些新技术、新产品还需要场景来验证,而糖酒会正是丰富场景的提供者。
糖酒会见证了从数千万元到数百亿元交易额的跨越,更记录了从“展会”到“城市IP”的华丽蜕变。去年的“春糖节”已让活动从3天延展至17天,覆盖14个区(市)县;而今年的“春糖季”更是将盛会扩展为贯穿整个三月的城市嘉年华,将主会场触角延伸至23个区(市)县,构建起“城中有展、乡野有景”的全域消费新格局。
对此,全国糖酒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明华深有感触:“成都百姓爱生活、会生活、懂生活,成都拥有大量的消费场景,为糖酒会走出展馆,走向城市提供了沃土。”

糖酒会上国外参展商“盛装”招商。摄影:雷远东
同时,本届糖酒会国际化程度再创新高,近6万平方米的国际展区汇聚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个国际品牌,构成了一幅缤纷多彩的全球美食地图。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余忆华在新品发布会上表示:“这不仅仅是关于食品和饮品的盛会,也是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糖酒会期间,成都“以会招商”签下总投资超30亿元的重大项目,跨国资本与本土资源碰撞出合作新火花,在推动经贸往来的同时,也成为文明互鉴的纽带,让各地文化碰撞出新可能。
百亿投资
构建成都视听产业新高地
“十二年相伴,成都已从一座举办会议的城市,成长为具有产业引力场的创意高地。”在“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活动中,一位与会嘉宾这样评价。
3月29日,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落下帷幕。作为全国网络视听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本届大会共举办41场论坛、研讨、交流活动,27场发布、签约和产业推介活动,50余场市民互动活动,近500位嘉宾进行演讲分享,共探网络视听的融合创新之路,助推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园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 组委会供图
从2013年首届大会启幕至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仅为4.28亿,产业规模不足300亿元。而今,《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揭示了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网民使用率高达98.4%,短视频用户规模攀升至10.4亿。
《2025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成都网络视听产业营收总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其中视听软件研发业营收入达840亿元,聚集从业人员超5万人。
大会期间,成都掀起项目签约热潮:21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34.94亿元。视听产业在“立园满园”行动中步履不停:视听中国(四川)数字创新产业园有望形成千亿级视听产业集群;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光影天府·拍在四川”影旅联盟正式成立,首批“十全十美”影视产业赋能工程现场签约。
“成都已经具备从IP孵化、技术研发、内容创作到延伸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商务系副主任虞海侠分析,成都项目普遍具有“传统文化内核的现代表达”特征,其“立园满园”行动通过空间集聚促进产业链协同的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李子柒、数字IP“喵喵芭迪”赋能乡村文旅等近30个年度标志性事件,构建起成都独特的数字创意生态。《哪吒2》的成功是其中典范——这部融合巴蜀元素与现代技术的作品,背后凝聚了全国130余家企业,消耗4.6亿核时算力,彰显了科技赋能下的协同效能。北京幻景数研副总裁胡伟翔盛赞成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直言《哪吒2》的成功坚定了企业在蓉落地的决心。
展望未来
数字文创赋能城市新动能
作为大会的举办地,成都正以开放姿态和创新实践,构建数字文创产业新生态。今年以来,成都已签约网络视听产业相关项目超100个,预计总投资额超500亿元,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成都的网络视听产业已初步形成高新区、郫都区创新引领,天府新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羊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构建起视听终端、网络通信、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条。数字文创产业兴盛繁荣,2024年全市数字文创产业营收达到38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成都引进了腾讯新文创、字节跳动等行业领军企业,孕育出可可豆动画、AG超玩会等本土优秀企业,涌现出《哪吒》《王者荣耀》等现象级数字文创产品。

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上,韩红致辞。组委会供图
“在成都,随便飘下一片树叶都是艺术。”歌唱家韩红的这番“非官方推介”,生动诠释了成都的创意魅力。她表示:“成都领先的AI技术、游戏产业和视听基地建设,让科技和艺术在这里碰撞出新火花。它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领先于全国各个城市,将是中国未来最璀璨的城市。”
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上,网络视听产业正描绘着数字文创的无限可能。下一步,成都将统筹各区(市)县、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主动出击做好目标企业全覆盖式跟踪服务,加速引进内容制作、智能硬件、数字技术等细分领域项目,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与辐射带动力。
同时,针对参会企业投资需求,定制“政策包”“载体包”“金融包”,邀请企业赴园区参加投资沙龙、场景考察,力争推动意向信息转化为在谈项目,助力成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