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苏里南治安怎么样 苏里南趣事杂谈

时间:2024-07-24 13:32:40






蔬菜、水果论个卖


无论正规超市还是街头小贩,除了不得不用秤称的物品(极为罕见)外,几乎全部论个卖。蔬菜论把、水果论个,鱼论条(或块)、虾论份,总之,凡能论个卖的,绝不用秤。鸡蛋、水果、蔬菜无不如此,能数个就数个,不能数个的就放在购物袋或什么容器中卖,绿叶蔬菜论捆,黄瓜、萝卜论根,实在无法论个的就论堆定价。


苏里南大婶手中举着一颗芭乐


多数市场小贩摆摊做买卖根本就不用带秤,照样能把手中的货物推销出去。如此最大的好处是不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商贩和顾客之间不会因为重量够不够或者秤的高低发生争执,更不会出现在秤上做手脚的黑心商贩。而且省事,免去了过秤的麻烦,也节省时间。定好价后,货摊上的东西随你挑,先来者选大的、好的,到后来没的挑了,只好在矮子中间选大个,谁也说不出什么。这是苏里南市场上普遍的交易方式,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




每逢喜庆必放花



在苏里南,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禁止燃放鞭炮烟花,包括首都帕拉马里博的市中心。即便是一些特殊地区,只要提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也不禁放。喜庆燃放烟花、鞭炮已成为本地习俗,每逢节庆、喜事必放鞭炮、烟花。开工动土、乔迁新居、婚配嫁娶、生日节庆、开业大吉,举凡可庆之事、之时,都少不得鞭炮烘托气氛,闻声则喜,有鞭炮声就意味着该处有好事发生,因此,隔三差五总能听到城市的某个角落传来烟花、鞭炮声,把夜空装点得绮丽绚烂。这一习俗似乎早已打破了民族界限,无论是印度人、马来人还是克里奥尔人,在苏里南的所有民族无不如此。更不必说华人,因为这本来就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习俗,较之其他民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当圣诞、新年,更是不得了,有时还要搞一次鞭炮大接力,从一条街到另一条街,街街相连,整个城市如同经历一场战争,全城笼罩在硝烟弥漫之中。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七彩纷呈,煞是壮观,此起彼伏,一整夜都静不下来。所燃放的烟花、爆竹几乎全部为中国制造,其花样之多、品种之全,堪称一绝。多的号称万头,有几十米长,笔者曾参加一条轮船下水仪式,为了营造气氛,鞭炮超长,挂在几层楼高的吊车臂上,吊车已升到顶,下面还没离开地面,足足放了十几分钟。

如同梅花报春一样,烟花、鞭炮成了报喜的信号。




民宅无处不养犬



在首都帕拉马里博乃至整个苏里南,养狗之风盛行,几乎家家有狗影,时时闻犬声。这里的狗不限大小,什么狗都可以养,但作为宠物狗来养的为数不多,多数身形较大,为的是能起到看家护院作用,这是人们热衷于养狗的主要原因。无论经过哪家门前,狗都要例行公事地叫上几声,再寻常不过了,似乎在警告所经过的人们,本狗在此,不可造次。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左邻右舍的狗也随之叫起来,敷衍了事也好,虚张声势也罢,狗的叫声在这里是人们最熟悉的声音。

苏里南的社会治安不是太好,入室盗窃、抢劫事件时有发生,养上几条狗,多少能增加一些安全系数,所谓做贼心虚,几声犬吠,当可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因此,民宅无处不养狗,甚至不止一条狗。当然,也因此带来一些麻烦,街头经常见到三三两两的无主野狗,四处流窜,吓坏了孩子,为寻找食物把装袋放在地上的垃圾撕得乱七八糟。




家家垃圾“供”起来


人们不难发现,在首都帕拉马里博市的居民区,家家门前都有一个或大或小一米多高的方形金属筐,奇怪的是其支撑点完全不符合力学原理,不是四根,也不是三根,而是一根立柱独撑着,“金鸡独立”。不妨请读者猜一猜它是干什么用的?空着的时候人们未必猜得出,或许还以为是花架呢。其实,它是专门用于放垃圾的,如同北京居民区的垃圾箱。按市政要求,这是民居门前必备的。


草坪上“金鸡独立”的垃圾桶


可是为什么只用一根立柱呢?当地人的解释是:门前路边多为草坪或花坛,一根立柱占地面积最小,不会给环境带来大的影响,打草时也不碍事。那么又为什么架那么高呢?当地雨水多,如果放在地面,很可能被雨冲得一塌糊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野狗,苏里南流行养狗,遭主人遗弃无家可归的流浪野狗也不少,这些野狗的出没,免不了要扒开垃圾袋寻找食物,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一片狼藉,一米多高正是野狗直立够不到的高度。同时,这个高度太重的东西举不上去,免得单件过重,让垃圾工人吃不消。想来倒也科学,一举几得,称得上是苏里南人的创举。笔者走过那么多国家,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人们把装入垃圾袋的生活垃圾放到架子上“供”起来,自然会有垃圾车每周两次定期来收。顺便补充一句,这里的规矩是垃圾必须入袋,否则无论放多久,垃圾车都不会收;苏里南没有捡垃圾的人,因为根本就没有废品回收这个行业,故不必担心人为弄破垃圾袋。




天雨不断少惊雷


苏里南风调雨顺,雨量均匀、充沛,天雨不断,该下雨时一定下雨,小雨季、大雨季、大旱季、小旱季四季应时运行,很有规律,季节更替绝少紊乱,有充裕的雨水滋润着这块沃土,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缺水现象十分罕见。即使是在旱季,也并非绝对无雨,隔三差五也要下一回阵雨。这里的雨水很有特点,大都下得很温柔,常常是和风细雨,少有暴风骤雨,即使有,也构不成大的水灾,雨水很快便流入大西洋。而且人们不难发现,此处雨水再多,再大,雷鸣电闪的现象却不多见,在苏里南若能偶尔听到一、两次惊雷,那应算是很难得的事了。




祖名当姓传后代


从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批18名华人契约劳工于1853年来苏里南始,迄今已逾一个半世纪了,从那时起,华人的早期先民们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由于早期来苏的华人均为男性,他们与当地妇女(多为黑人妇女)结婚生子。这些人的后代,多为黑色的皮肤、华人的脸庞,从五官相貌轮廓中总能找出抹不掉的华人的影子。


曾经移民来苏南里的中国人


人们不难发现,一些人的名字中,包括那些看上去如假包换的黑人,已经暴露了他们是华人的后裔,带着典型的中文名字的烙印。如:罗纳德·李福秀、理查森·曾阿福、亨利·何亚基、查理·杨进华等。其实,其中的中文名字,并非他本人的名字,而是作为其家族的姓氏,已经沿用了好几代。即便是纯正的中国血统,这种情况也不稀罕,以名为姓,代代相传,只是在中文名字前面再冠上他本人的外文名字。如果用外文拼写这些中文名字,多数中国人未必读得出来,这是因为早期来苏里南的大都是广东人、客家人或福建人,这些名字多为地方话的发音。




分不清是河还是海


河就是河,海就是海,怎么会分不清河与海?读者或许不相信此说。你还别不信,事实果真如此。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大面积的南美原始森林,其支流水系更是遍布南美大陆,流长480公里的苏里南河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苏里南濒临大西洋,沿岸到处是河流的入海口,这些河流经过漫长的流淌,所向披靡地荡涤着森林山谷,裹着所经路线的落叶、泥土,带着河流的本色流入大西洋。大西洋一时间消化不了来势凶猛且源源不断的河水,于是,改变了海的本来面目,沿岸一带变得混浊一片,与河水无异,明明是海洋,却是河的模样。不仅苏里南,几个圭亚那(圭亚那原本是一个国家,殖民扩张使其三分天下,一个是现在的苏里南,一个是圭亚那,另一个是迄今尚未独立的法属圭亚那)尽皆如此。

也正是由于这些河流与海洋相连,临近入海口处乃至纵深几十公里,河的水位随着月的盈亏圆缺、大西洋潮汐起落的规律而发生变化,河岸边传来阵阵有节奏的海潮声,分明是河,却改变了习性,依海的规律运行。大段的苏里南河成为河的模样,海的性格。

海龟为产卵爬上了河岸沙滩、河里捕到了海生鱼种、海豚在河中嬉戏,河水变咸了,俨然成了海的一部分。恰恰由于这个缘故,河不像河、海不像海,才成就了苏里南的水产业,鱼虾海产品种繁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至清则无鱼,这种海河交融的混水,才最适合鱼虾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