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阿富汗游击队的山地游击作战——使用地形以弱胜强

时间:2024-07-21 13:48:02

1979年底,苏联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一周之内,苏军就控制了阿富汗全国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阿富汗政府军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就溃灭了,分散在各地的穆斯林各派反政府武装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抵抗,但根本无力阻止强大的苏军。

苏军在战胜弱敌的成功面前,没有想到正是那些弱小的各派穆斯林武装,在后来的9年中将苏军拖进了一个完全可以和越南战争相比的烂泥潭。苏军入侵阿富开后.这些小小的费击队在反侵略的旗帜下迅建壮大起来。1983年.阿含干的击队便已由1979年的4万多人发展到10万人,到10869游击队组织已达90多个,人数更达到了20多万人。这些游击队的存在,对苏军建立的阿富汗愧儡政府是个巨大的威胁。在长达9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苏军与游击队之间清则与反清鹏的战斗从未间断,规模越来越大,构成了整个阿富汗战争的主旋律。

苏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苏军的装备训练水平之高,远非一般国家可比,更何况阿富汗这样的第三世界穷国在阿富汗战场,苏军投入了大量先进的飞机、坦克等重武器,而同类武器在世界其他战场是威名远扬。而阿富汗游击队,除了有少量美制“毒刺”式步兵防空导弹外,充其量只有步机枪、火箭简和迫击炮等轻武器,对方实力对比悬殊。但是,游击队还有一件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大自然赐给阿富汗的复杂地形。阿富汗地处帕米尔高原,境内山脉纵横,到处是峻岭险隘,交通极为不便。阿富汗游击队就是倚仗着这种复杂地形,与现代化装备的苏军进行了9年的周旋。

《孙子兵法.地形篇>中就地形对军事活动的意义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自从人类有故争以来,地形就被指挥作战的人们所加以重视。从古代的《孙子兵法》到近代的《战争论》,没有哪一一本军事理论著作不用专门篇谈论地形,在故争史上,弱旅借地形之利战胜强放的战例不胜秋举。在现代战争中,由于大量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军队运动方式和攻击防部的方法做术早已不同于古代,人们对地形的大的改变然面,人类毕竟还是生认识和理解也随之产生了很取得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手段。活在地面上的,地面战斗仍是利用还是每指挥官所必须掌握的。

因此,对于地形的了解与采用大纵深、宽正面、高速度的苏军一向惯于在在阿富汗复杂的山岭地区,苏军的特长大兵团机械化作战,而就施展不开了。然而,苏军没有及时稳讨自己的作战指挥思想,仍归调果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进人复杂地形与游击队作战结果在地形上屡屡吃亏。

1980年的天,苏军在300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从萨曼甘向达拉苏夫山口进发,企图举 消灭这里的阿富汗游击队。阿游击队得到情报后.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苏军要去达拉苏夫山,必经狭窄的查著勒山口,这个山口形势险峻,谷深坡陡,公路两边陡峭的石壁耸入云端,素有“一线天”之称,是伏击的好地方,决心在此狠狠地回击苏军的进则。

苏军坦克质量很好,数量也很多,使用坦克的经验也很丰富。但有一个缺点,对坦克的信赖达到迷信程度,就连对付山沟里的游击队,他们也想靠坦克,其实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达拉苏夫地区,层峦叠峰,沟壑纵横,坦克、装甲车根本不可能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坦 克的机动能力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坦克遇陡坡,灿泥地和流沙是寸步难行的,现在世界上的坦克爬坡能力,最大为32°,对于坡度32以上的陡坡、山地,坦克只好望而兴叹。但苏军却动用300余辆坦克,装甲车,沿一条山路, 字长蛇进山作战,看起来威风凛凛,杀气腾睛,实要员纸老虎。坦克在这种地形复杂的山区作战,除了目标大,受弹多之外,没有任何招数。

坦克动力是很大的,可达800余马力,但它且陷进四面绝壁的深山,无论如何是发得的。不了作用本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所半也放之可由.如将散方的弱点,了解已方相有战斗力,而也。“意思是知道作战,取胜的希望也就只有一半。苏军地形条件不利于方面不了解游击队在这种地形上的作战体用这种作战方式,一请楚自己强大的装甲部队在崇山峻岭当中力另方面更不挥,加上不熟悉山地地形可以说中战斗力已无以发一点胜 利的希则也没有阿富汗山高坡随,苏军的坦克、装甲车从萨曼甘出发后,只好作一字长蛇阵,沿一 条路向达拉苏 夫山口进发阿击队迅速作了准备,他们没有反坦克导弹没有反坦克地,就是步枪手指弹也不很充裕.但很有对付坦克的办法。他们在其各两壁装上大量炸药,山顶设下很多伏兵。当三百多辆坦克装甲车和苏军步兵进入山口以后.游击队点燃了炸药.顷刻间山谢地裂,犹如月坠天倾,大量的巨石滚入狭谷,当即就有40辆苏军坦克和装甲车被巨石压成一堆 堆“铁饼”,这 突然的打击把苏军阵势全搞乱了,士兵们象无头苍蝇,四处乱擅,胡乱放枪,坦克和装甲车如受惊的野兽,狂吼乱窜,但到处是石壁、陷阱,“英雄”无用武之地,接着.埋伏在山顶的游击队,用步枪、手榴弹、土制炸药包等武器,狠打苏军,一时间,打得苏军措手不及。苏军指挥官明白继续打下去,将更加不利,再打定会全军覆没,于是指挥剩下的坦克、装甲车,载者没有死的步兵,丢下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夺路逃跑。苏军由于队形长,不便于组织,加上败退时的心理作用,-路丢三拉四。阿富汗游击队在追击中又消灭了部分苏军。

这一战,苏军损失坦克和装甲车近百辆,125人,另有40余人被俘虏。阿富开游队仅伤亡10余人。苏军在屡次受挫后,开始改变传统战术,不再使用大兵团装甲部队作战,而是加强店军航空兵部队,广泛使用直升机米24直升机作战。苏军投人阿富汗战场的直升机多达600架,其中米武装直升机250多架。苏军开始大量使用航空兵力,其目的就是避免与游击队在复杂的地形上作战.而借助空中力量打击游击队。苏军使用的米一24 和米一8 型武装直升机,在战斗中作用甚大。米8 主要运载作战人员,同时装备有较强的对地火力。米一24 武装直升机完全是为了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的,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可超低空掠地飞行盘旋,装备有火力强大的大口径速射机枪,载有火箭发射器,机身装有很厚的装甲,一般高射机枪之类的防空武器对它不起作用。这些性能,使米一 24武装直升机博得了“空中坦克”的雅号。它的参战,一 度使阿富汗游击队受到了很大损失。苏军使用大量武装直升机的新战术,真的使阿富汗游击人失去地形之利了吗?

阿富汗游击队对米-- 24 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研究,也开采用新的战术来对付苏军的“空中坦克"。一般说来,直升机受地形限制,但战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各种因素互相约、直升机在机动中能够克服地形障码,但其作战仍摆脱不地形的影响。米-24虽然可飞到4000米的高度,但为了击地面目标,则必须实施低空甚至超低空飞行,在地形复杂山此地区,它还必须穿过块谷,随口等险地。根据米24这些作战特点,创造了步兵对空伏击的新战果。

机198年的一天,苏军出动了10多架米24武装直升对喀布尔北部山区进行进攻,得到情报报后,迅速布置了一个伏击直升机的圈。击游击队在此点燃两火,开起坎化击队驻地位于保面将主要兵力部署在峡谷两侧的高山顶上,严密期,引诱放机前来,好战斗准备。伪装隐蔽,做的目标扑去,进行猛烈的轰炸和扫射。宁静的小村庄立即变成一片火海,确烟四起。米一-24 的行员们也许是出于空曲兴音,开始编队超低空飞行,对峡谷中受惊奔审的牛羊进行“地毯式扫射”。正当武装直升机正在施展技能时,隐蔽在山顶的阿富汗游击队突然开火,自动步枪、轻机枪、火箭简甚至82毫米无座力炮,凡是游击队手中拥有武器同时喷出了道道火舌,包围了米一24直升机编队。顷刻间,山上山下,天空地面,火箭在轰鸣,红绿相间的子弹电光,划出了道道不规则的长钱,枪炮声和爆炸声接连不断, 整个峡谷笼罩在火光之中。

米一-24 号称“空中坦克”,但防护装甲集中在机体下那,顶部、尾部及桨叶都还是很薄弱的,自上而下打来的步机仓子弹可以击穿米一- 24的这些部位。游击队也正是抓住米-24的这一-弱点,部署了从山顶上:打击进入峡谷的苏军直机的伏击。米--24受到来自上方的突然打击,赶紧爬升高度以避开火网,但已有6架直升机被击中要害而燃烧坠地其余直时不想此时在勿忙中丢弃机上炸弹和毒气弹,以便上升脱离。随直升机而来进入峡谷扫荡的苏军地面部队已到达谷口,直升机丢弃的炸弹反而杀伤了自己的步兵。这场战斗持续不到半个小时,阿富汗游击队虽然击落6架苏军武装直升机,但在其余直升机极其猛烈的火力下,阵地被损毁,伤亡近30人,弹药所剩不多,于是便主动撤出战斗,边打边退,逐渐消失在深山之中。

[孙子兵法.地形篇]论述险要地形条件下作战的指导原则是“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以待放。”意思是说如果先敌占领隘口要道.应以足够兵力加以控制,以待敌方来攻坚。阿富汗游击队攻击地利用“隘形”之地,创造了对空伏击的新战术,为克制新式兵器武装 直升机在战场上的作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